结膜炎(红眼症)常见的症状包括结膜充血;眼脸红肿、沉重;眼睛痕痒、疼痛;异物感、烧灼感;流眼水、畏光;分泌物增多。
结膜炎(红眼症)根据成因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及过敏性。
通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由病毒引起,主要病原体为腺病毒及肠病毒。这种结膜炎(红眼症)传染性很高,但通常在数日内,不需要治疗的情况下自行复原。
由多种细菌引起,最常见有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其中衣原体感染会令初生婴儿和成人患上细菌性结膜炎(红眼症)。若不及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红眼症)所感染的细菌可造成眼睛严重的伤害。
过敏性结膜炎(红眼症)是较常见的眼疾。当眼睛受致敏原、微生物及环境中的刺激物而发炎时,免疫系统会针对致敏原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使结膜裡的血管肿胀,以致眼睛发红。
以下是常见过敏性结膜炎(红眼症)的种类︰
多数发生于季节转换时,常见致敏原是秋冬季的霉菌孢子及春夏交替时的植物花粉。本身有过敏体质的会更容易患上此病,例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等。
致敏原多数是空气中的污染物、灰尘、尘螨或动物毛屑等,过敏症状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症状多较轻微。
属长期使用隐形眼镜常见引起的併发症。由于隐形眼镜对眼睛来说,属于异物,长期配戴有可能使得结膜表面发生改变,变得凹凸不平,引起不适症状。所以若在选择、验配、配戴或护理上处理不当,便有机会出现併发和后遗症。
结膜炎(红眼症)分为传染性及非传染性。病毒性和细菌性结膜炎(红眼症)属传染力极高,主要透过与患者亲密接触,或间接接触到受污染的物品均可致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眼睛或上呼吸道分泌物,并且接触患者的日用品也可能导致交叉感染。此外,游泳者在受污染的水中游泳也有可能感染。
常见结膜炎(红眼症)的传染途径︰
双手接触患者的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传播
透过患者的个人日用品,如毛巾、衣物、眼部化妆品或眼药水等交叉感染
如游泳人士在受污染的水源游泳,也有机会受感染
当病毒入侵眼睛,会经过一段潜伏期后才发病,潜伏期为1至12天不等,由病发至康复需要大约10天至数星期。
任何人士都有机会感染结膜炎(红眼症),以下6种人士为较为高危:
5岁或以下儿童及婴幼儿
有眼或鼻敏感患者
抵抗力较差人士
经常触摸双眼人士
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人士
长时间注视电子萤幕人士
一般情况下,病毒性结膜炎(红眼症)患者会在大约1星期内痊癒,毋须特别治疗。如要纾缓不适的症状,患者可多作休息,将冷湿的毛巾敷在眼睛上,一日数次。
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红眼症),一般以医生处方药物作治疗,例如︰含抗生素的眼药水或眼膏。
如属于因接触致敏源而导致的结膜炎(红眼症),避免接触致敏源可减轻症状或减少发作。若因配戴隐形眼镜所引起则需要停戴。此外,临床上亦可透过用药控制过敏性结膜炎(红眼症)的反应。
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枕头、眼药水、眼部化妆品、隐形眼镜和其他可能接触到眼睛的物品。
触摸眼睛前应以枧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并经常保持双手乾淨卫生。
结膜炎(红眼症)流行期间,应避免使用公共设施,如游泳池、浴室、桑拿室、游乐场等高危地方,以减低感染风险。
使用隐形眼镜护理液清洗镜片,仔细清洗镜片的两面,建议让镜片浸泡在新鲜的护理液至少6小时。
季节交替时,注意小心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屑等有机会引起结膜炎(红眼症)的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