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腫瘤

眼腫瘤包括:眼瞼、結膜、眼球各層組織以及眼附件的腫瘤。眼腫瘤俗稱「眼癌」,不論良性或是惡性腫瘤均可損害眼部組織及其功能。惡性腫瘤可損害眼球及視功能,並可向眼眶周圍、顱內擴散或轉移至全身。同時,身體某些部位器官組織的惡性腫瘤也可轉移至眼部。

眼腫瘤症狀

· 正常眼球突出度:

兒童時期眼球突出幅度較細,青年時期會1較大,31歲以後會遞減。這與人體眼眶脂肪的增減一致。多數人兩側眼球突出幅度相等,約1/3人兩側相差0.5~2mm,而相差達2mm者僅佔1%。


· 眼球突出:

眼球突出度超過22mm,兩眼差值大於2mm,或在觀察過程中,眼球突出度不斷增長均視為病理性眼球突出。引起眼球突出的原因有眼眶腫瘤、眼眶炎症、葛瑞夫茲病、血管畸形、眼眶外傷等。


· 眼球脫垂:

外傷,腫瘤等令眶壓增高,使眼球向前突出於瞼裂之外。眼球若高度突出、伴有眼瞼痙攣徵狀,則容易發生眼球脫垂。


· 眼球內陷:

眶腫瘤摘除後眼球內陷、眼外肌緊張和交感神經麻痺,以及眶脂肪萎縮,也可引起眼球內陷。

真假眼癌

· 眼瞼癌變

角化棘皮瘤 vs 鱗狀上皮細胞癌

角化棘皮瘤和鱗狀上皮細胞癌的發病都與長期受紫外線影響有關。因色素分佈不同,西方人患眼癌的風險較高,亞洲人相對較少,而鱗狀上皮細胞癌與AIDS感染也有關聯。


兩者的主要表徵是眼皮生長新生腫起物。腫起物生長速度快,且可以發生潰瘍,臨床上有時難以區分。要確診病變可能需要進行活組織切除檢查;一旦確診,根據不同病變種類,可以聯合進行局部化療或冷凍療法等治療。

· 眼表癌變

翼狀胬肉 vs 眼表面鱗狀細胞瘤

兩者的發生均與紫外線慢性侵損有密切關係。其中翼狀胬肉屬於良性的慢性病變,主要表現為眼白部分結膜變厚及凸起,在發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而另外一種同樣與紫外線照射有關的眼表鱗狀上皮瘤,與翼狀胬肉在臨床上往往不容易區別,,但鱗狀上皮瘤是癌前病變,所以必須重視。

image.pngimage.png

翼狀胬肉一般發展緩慢,多處於靜止期,如無症狀或大小在3mm以下,可予以觀察而不需治療;如果進入活動期,或大於3mm,則需要考慮接受治療


翼狀胬肉一般無需治療。隨著胬肉增大,可能會造成眼睛不適,使用眼藥水可消炎和舒緩不適。當胬肉生長到角膜中央區域,引起散光、甚至遮蓋瞳孔時,有機會令視功能受損傷,此時就需要考慮切除胬肉。治療安全有效,可在切除胬肉同時改善外觀及散光,一舉數得。而鱗狀上皮瘤,一經診斷應盡快考慮切除,並要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病變性質。

· 眼内癌變

黑色素细胞瘤 vs 黑色素瘤

兩者皆是發生於眼內的病變,特點是早期多數無病徵,當病變發展至影響視功能時腫起物的大小多數已經相當明顯。

黑色素細胞瘤較為少見,病徵主要是眼底生長出黑色腫起物,多數是單眼發病;深膚色人種及女性病人較多見,並且多發生於視神經。這種病變一般屬於良性病變,因此多不需要治療,但極少數病例可能出現惡性病變傾向,則需要考慮放射治療或切除。

而黑色素瘤則是惡性病變,病變會向眼內生長,入侵視網膜和玻璃體,惡性腫瘤細胞還可能發生全身轉移,影響重要器官。若確診黑色素瘤,則需要盡快治療,以盡可能保存視功能及減低全身轉移的機會。

柯氏症 vs 視網膜母細胞瘤

由於兩種疾病均多見於兒童,因此多數由家長觀察到孩子有斜視及白瞳孔現象而發現。

柯氏症又稱為「滲出性視網膜炎」或「視網膜末梢血管擴張症」,可造成視功能減退,甚至失明。柯氏症一般為單眼入侵,大多在十歲以內發作,主要的症狀是視網膜毛細血管異常擴張及增生,導致血漿滲漏到視網膜下,引起一系列病徵。疾病早期可考慮使用放射或是冷凍治療的方式,破壞視網膜異常毛細血管,以阻止病情惡化。

image.png

眼球內的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兒童原發性眼內腫瘤,是從視網膜長出來的一種惡性腫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若不治療,將會很快由眼底往前生長,更會擴散到眼球外面,或沿視神經轉移到腦或全身擴散。而治療必須依患者個人的狀況而定,治療計畫需視其為單側或雙側腫瘤,視功能殘存程度,腫瘤是否還局限在眼球內,有沒有擴散到視神經、腦部或血行轉移等因素而定。

治療眼腫瘤

激光治療眼腫瘤

激光治療對於治療體積較小的腫瘤效果良好,多需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此種方法無需製造眼睛的傷口,術後定期複診,直至腫瘤縮小甚至消失為止,期間如果需要亦可以再次進行激光治療。

冷凍治療眼腫瘤

與激光治療一樣,冷凍治療對體積較小的腫瘤效果較好。不過這種方法需要切斷結膜,直接在病人的鞏膜外進行。醫生需要使用間接眼底鏡定位,然後將冷凍頭放置到腫瘤位置相應的鞏膜外,進行冷凍,目的是把腫瘤有效冷凍,消滅腫瘤。治療之後結膜會有傷口,眼皮及眼睛會出現浮腫,大約1-5天便消退。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用於控制局部腫瘤,同時保留視功能。視網膜母細胞瘤對放射線十分敏感,而以往放射性治療的副作用較大,引起併發症較多,醫生並不常使用,現時的放射線技術可更有效地摧毀局部腫瘤。

化學治療

常規化療是全身化療,通過靜脈注射進行,經血液迴圈到達腫瘤細胞,達到減慢腫瘤生長的目的。

我們使用 Cookies 和其他形式的網站導航信息爲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分析網站流量、個性化內容並提供有針對性的廣告。 在我們的隱私政策中閱讀有關我們如何使用 Cookies的信息。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查詢熱線
(852) 3956 2026
查詢熱線
WhatsApp查詢
93451508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