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指沿著角膜生长的翼状增生组织,一般起源于眼睛的球结膜发生变性、肥厚、增生的结膜组织,非常缓慢地向角膜内生长,呈三角形。其后日渐增大,严重时可能引起角膜弧度改变,引发散光;或者胬肉过大(> 3mm)而影响视功能,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多见于热带地区,与长期暴露于日光有关。

翼状胬肉成因


  • 遗传因素

  • 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

  • 过敏反应

  • 环境因素,长期受到外界刺激如风沙、烟尘、热力、日光、花粉等过敏刺激的人群,尤其是渔民、农民、海员、砂石工人等


希玛林顺潮眼科中心_眼表疾病_翼状胬肉成因

翼状胬肉影响

(1)翼状胬肉通常较小,而且不造成影响。有时会出现眼红、痒、烧灼感或外观问题。

(2)较大的翼状胬肉可改变角膜形状和引起散光,导致视物模糊。部分翼状胬肉会侵及角膜中央,造成视力丧失。

翼状胬肉治疗

(1)翼状胬肉的治疗为尽量避免刺激,小而没有增大的翼状胬肉则毋须治疗。

(2)有明显徵状或充血严重可使用类固醇眼药水减轻炎症反应。

(3)如果视力受到影响或翼状胬肉有增大,可以考虑切除。

(4)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并不少见,减低复发率的方法包括自身结膜移植、使用抗代谢药物等。

我們使用 Cookies 和其他形式的網站導航信息爲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分析網站流量、個性化內容並提供有針對性的廣告。 在我們的隱私政策中閱讀有關我們如何使用 Cookies的信息。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查詢熱線
(852) 3956 2026
查詢熱線
WhatsApp查詢
93451508
WhatsApp
WhatsApp
60629611
白內障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