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是位於眼睛最前方的透明組織,結構上共分5層,由面到底分別為表皮細胞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後彈力層和內皮細胞層。各類型的眼疾,如結膜炎、角膜炎、病毒感染、錐形角膜等,有可能導致角膜變形結痂,而老化、角膜病變及眼內手術,則有可能令角膜內皮細胞逐步減少及喪失功能,令視力模糊,嚴重的甚至會併發角膜磨損潰瘍,以及繼發性細菌感染,導致失明。
對於嚴重的角膜病變,病人需要角膜移植手術才能改善視力。傳統的角膜移植手術是「全層角膜移植手術」,會把全部5層的角膜組織更換,手術較複雜,傷口也較大,手術後可能出現散光、發炎、眼壓上升、角膜排斥等併發症。隨着顯微手術儀器和技巧不斷改良,針對部分角膜病變只限於表層或底層、只更換部分角膜組織的「板層角膜移植手術」應運而生,並漸趨普遍。例如因為疤痕及錐形角膜所造成的表皮層和基質層受損,就只需移植角膜前層,不用移植內皮細胞,減少術後角膜排斥的風險。相反,如造成視力不良的主因為角膜內皮細胞功能缺損,其他角膜組織相對健康,則可採用「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手術前,眼庫醫護人員會先處理捐贈者的角膜,從後彈力層切下100至200微米的角膜內皮細胞層。眼科醫生會將此內皮細胞層經由角膜小傷口(約3.5至4.5毫米)植入病人眼內,再於前房置入氣泡,以固定植入的角膜內皮細胞層。若手術後康復理想,角膜可於數天至數星期內回復清晰。由於手術傷口遠較「全層眼角膜移植手術」的傷口細,手術安全性增加,病人康復速度較快,長遠也減少手術後散光、免卻角膜縫線造成的併發症,並減低角膜排斥機率,視力改善更明顯。 更重要的是眼角膜經處理後,能一分為二,同時移植給兩名病人,提高運用效益,令更多病患能受惠,重見光明。
作者為李琬微 醫生
新聞來源: am730
資料來源:原文鏈接
瀏覽次數: 2792 更新時間: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