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转载
(記者:Karena)邁入60歲後眼睛看東西越來越模糊,有可能是患上白內障,它是退化性疾病,病發率隨年紀增加,患者平均年齡約65歲。記者專訪眼科專科醫生李琬微,講解白內障成因、分類及治療方法,提醒讀者要注意防曬、戒煙等,預防白內障形成。
眼科專科醫生李琬微指出,九成白內障都是因眼睛老年退化所致。
白內障是全球頭號致盲殺手,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世界有近半成眼盲患者因老年性白內障而失明。眼科專科醫生李琬微指出:「在眼球內瞳孔後有一個水晶體,它狀態健康時清澈透亮,能調節使光線集中在視網膜上,功能就像相機的鏡頭。年紀大後水晶體內的蛋白質退化,水晶體變得硬化混濁,看東西時變得模糊,視力日漸減弱。」
常在戶外工作的人士因長時間曝曬而受到紫外線傷害,較一般人容易引起早發性白內障。
分類及成因
形成白內障的原因很多,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李醫生解釋:「先天性白內障成因包括胎內感染、染色體變異,或患有遺傳病,如唐氏綜合症。後天性白內障又可分為原發性和繼法性,原發性白內障是由於老年退化所致,是在長者中最常見的成因,40歲至60歲以上的年齡群組超過八成人士做臨床檢查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繼法性白內障包括因虹膜炎、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眼睛疾病所引起,或因嚴重糖尿病使眼內的液體含糖量偏高所導致,又或眼睛受到外力撞擊或異物入眼所引發。此外,吸煙、近視過深都會導致白內障。」白內障的形態也可以分類,李醫生表示:「核性白內障主要發生在水晶體中心核仁部位,通常病人會伴隨近視加深的症狀。皮質型白內障發生在外圍皮質層,漸漸向內生長而影響視力,病人較畏光,對強光敏感。後囊型白內障發生在水晶體後囊,視力下降比前兩種類型更快速,而且在越光的地方就越看不清。」
長期使用類固醇,除了會引起青光眼外,亦會引發白內障。
初期症狀
不少人認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加快白內障的出現,但其實白內障形成主要與紫外線有關,李醫生指出:「暴露在紫外線下是引發白內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漁民、農民、打高爾夫球、職業司機等經常曝曬並接觸到紫外線,皆會提高患上白內障的風險。」除了視力模糊,白內障還有其他症狀,李醫生補充:「白內障患者不論遠、近物品,看起來都變得模糊,景物看起來有疊層、殘影的感覺,眼睛感到炫光、畏光,覺得光線周圍出現光圈分散,或是看晚間的路燈或車燈感到非常刺眼。有些病人出現眼睛度數變來變去的情況,如近視、老花突然加深、又突然降低。水晶體除了混濁,還會變黃,眼中世界就像變了色調,對比度、鮮豔度下降,變得像一張黃褐色的老照片。」
微創超聲波乳化用超聲波技術將混濁晶體分解並吸出。
治療方法
目前白內障沒有藥物治療,主要透過手術治理,李醫生表示:「利用手術摘除渾濁的水晶體後,再用人工水晶體來取代原來水晶體的功能。現時手術技術進步,傷口由大變成微創傷口,如超聲乳化微創手術,另有飛秒激光手術幫助矯正散光和增加手術準確性,另外人工晶體的選擇也有更多,如單焦距晶體、散光晶體、多焦距晶體,能同時矯正近視、老花及散光,令病人手術後減低對眼鏡的依賴。然而所有手術都有風險,包括發炎後感染、不能夠完全清除白內障、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脫落等。治療後也有病人在兩三年內出現後囊增生或者後囊混濁的情況,感覺上像白內障復發,但實際上白內障不會復發,此時經醫生檢查後需要再接受激光手術治療。愈嚴重的白內障會導致青光眼,也可能會增加手術的困難度與併發症產生的機會,因此愈早治療愈好。」若是已患有白內障,宜定期到眼科門診檢查,以免錯失適當的手術時機。
在日照強烈下宜戴眼鏡或帽子保護眼睛。
預防方法
做完手術後或平常也要注意保護眼睛,李醫生指出:「手術後患者可能會有眼乾不適,可以多滴滋潤的眼藥水,手術後要保持清潔,洗頭時要小心及不要做劇烈運動,過了一個星期後大致上正常生活,特別注意游泳要避免,一個月後才可以游泳。不少人擔心手術後不能坐飛機,但其實手術中不會注射氣體,跟飛機內的艙壓無關,可以坐飛機。日常防曬非常重要,在戶外工作或是從事戶外活動時,最好佩戴防紫外線的眼鏡,又或戴帽子、持傘。除了預防白內障,也能保護黃斑點。另外,吸煙者是白內障高危險群,因此要戒煙。減少使用電子屏幕,保持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都是預防眼睛老化的好方法。」白內障雖然是老化疾病,但透過及早預防,還是可以延緩發生,最主要是做好防曬、戒煙及控制三高。
多吃蔬菜水果高纖維食物,避免攝取過多醣類及澱粉,有助控制體重,從而預防三高,減低患白內障的機會。
新聞來源:hkcd
醫生:李琬微
資料來源:原文鏈接
瀏覽次數: 1376 更新時間:2023-08-01